首页资讯

再造一个中联重科:中联重科定向增发后势前瞻

2018-06-02 20:12:47

对于中联重科,定向增发无疑是一个分水岭。上市之初的**次融资,使得中联重科用仅仅十年时间,就一举成长为中国工程机械的巨头,而随着定向增发的完成,”今日长缨在手”的中联重科,开始启动了向**企业冲刺的黄金十年,再造一个中联重科指日可待。难怪攻城略地般在国际舞台上频频出招的中联重科,着实让一些工程机械国际巨头为之惊呼了!  
再融资是动力,更多是压力

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中,许多公司在上市以后,都很快进行了配股或者增发,慢则二到三年,快则一年,融资量少则5亿元,多则15亿元之巨。再融资所带来的巨大动力,无疑为这些上市公司快速做大规模起到了决定性因素。

而中国工程机械的领跑者中联重科,自从2000年度步入资本市场以来,潜心十年做产业,却鲜有再融资的举动,委实令人不解,难道高速提升产业高度和不断资产重组的中联重科“不差钱”?

“很显然,中联重科的产业规模发展得这么快,可能比谁都更渴求金融手段的强力支持”,中联重科董事长兼CEO詹纯新在描述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资金的愿望溢于言表。

对于中联重科为什么没有为此而进行再融资,詹纯新曾经有一个精妙的解析。再融资是一个双刃剑,巨大资金可以化解财务风险,带来规模的扩张,但也同时将产业的市场风险提前转嫁给了公司的投资者,把资金当“激素”来推动的产业扩张,肯定“缺钙”,必然或多或少会带来许多产业发展的“后遗症”或者“并发症”。

而中联重科试图另辟蹊径,走内生式增长和重组并购相结合的路径,用近乎于十年的时间,来为未来的产业基础夯实基础。

上市以后的头一个十年,中联重科用仅仅6. 3亿元的一次性融资,用自身的能量,通过市场的法则,匠心巧运,把玩着资本魔方,完成了一个一个的漂亮的战略性重组。

2003年8月,一宗旨在改变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格局的重大重组并购在湖南长沙正式签约,中联重科由此将国内工程起重机械龙头企业浦沅集团的主要经营性资产收于旗下。业内人士表示,此宗发生在工程机械行业两大强势企业的并购,改变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格局,做大做强的大联合,掀开了工程机械行业重组并购的新浪潮。

2003年12月完成对湖南机床厂资产的收购,有效缓解中联重科的生产压力,迅速扩大其生产规模。

2007年03月,仅出资4亿多元,采取一揽子收购模式,把一直在上市公司体外循环的土地、设备、建筑物、长沙市商业银行股权和中旺实业、中宸钢品制造工程、特力液压经营性资产、常德武陵结构厂、浦沅工程机械总厂上海分厂、浦沅集团专用车辆分公司等经营性资产,纳入麾下,实现集团整体上市。

2008年3月,中联重科重组并购陕西新黄工,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土方机械产品领域。

2008年04月,中联重科将湖南汽车车桥厂改制重组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2008年06月,中联重科携手弘毅投资、高盛公司和曼达林基金,以1.63亿欧元,收购世界三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之一意大利CIFA100%股权,剑指欧洲工程机械发源地。

由于走的是内生式增长和重组并购相结合的路径,面对一系列重大重组,中联重科在并购时奉行双方企业、员工、政府、社会等各方利益主体“多赢”原则,巧妙地破解了新旧管理层隔阂、管理理念冲突、企业文化抵触对抗等一系列“并购后遗症”难题。

中联重科因成功解决了收购兼并后的企业管理难题,陆续被评为“**成长性上市公司”和“中国A股上市公司优质管理团队奖”,湖南省政府相关部门评价为“为大型国企改革树立了一个样板,其运作方式为国企改革改制提供较好的借鉴作用”。

中联重科以技术、资金和科学管理机制作坚强后盾,使得重组效应非常明显。重组亏损的浦沅集团后的**年,销售收入就达18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了100%;实现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23倍,是过去15年利润的总和。使浦沅在重组一年内大翻身,在国内率先成功研发出超大吨位汽车起重机,成为该领域市场高端产品的技术领跑者。五年后,浦沅集团收入、利润分别是并购时的7.5倍和96.9倍。同样,湖南机床厂在并购进入中联重科以后的次年也扭亏为盈,在中国锯带行业重拾**之尊,五年后,湖南机床厂收入、利润分别是并购时的3.7倍和6.6倍。中标实业在重组以后,其收入、利润分别是并购时的4.5倍和5.4倍。

2009年,中联重科新并购的5家企业也释放着并购后的活力。车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物料输送公司(原华泰重工)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2%;常德中联液压公司(原信诚液压)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2%;土方机械公司(原陕西新黄工)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6%,并已在6月份实现盈利,扭转了多年持续亏损的状况;意大利CIFA公司得益于资源共享、协同整合,其经营状况在欧洲同行中是**的,率先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

成功的重组极大地提升了产业高度和业绩,换来了十年的高成长,中联重科的资产总额已由2000年2月底的9.50亿元,增长至2009年9月31日的292.65亿元,营业收入由2000年全年的2.45亿元,增长至2009年三季度的148 .19亿元,净利润由2000年全年的0.53亿元,增长至2009年三季度的16.8亿元。一举成为全球**的混凝土龙头企业和工程机械产品种类涵盖最全面的企业。

再造一个中联重科与投资者分享

作为具有责任感的上市公司,中联重科十分懂得以感恩的心态反哺投资者,当年仅仅融资6.3亿元,便已经给予了高回报。截至2008年底,向投资者分配现金红利5.5626亿元,股票红利8.0445亿元,不仅如此,公司的股本也通过送配扩张了10倍,截至2008年12月31日,总股本由上市时的1.5亿股变成15.21亿股。投资者从中联重科获得了非常丰厚的礼遇,而中联重科则用自己的方式,还原了上市公司本来定义。

面对定向增发获批,董事长詹纯新充满信心地表示,藉此,将再造一个中联重科。

詹纯新的自信显然来自于定向增发项目。此次募资投向的11个项目,既有优势产品起重机、混凝土机械的升级,也有新增产品地下施工设备、挖掘机项目的开发,及补充流动资金5亿元。在中联重科看来,募投项目增收增利:达产后销售收入178亿,净利润23.3亿,销售净利率13%。

其中,大吨位起重机产业化项目,总投资达8亿元,达产后可实现收入50.33亿元,净利润7.57亿元,内部收益率(税后)为52.03%,回报率**。

而中大型挖掘机产业升级项目,总投资6亿元,建设期仅2年,项目达产后可实现收入37.78亿元,净利润2.66亿元。“这个项目将受益于西北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达产后可形成年产6500台中大型挖掘机的生产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社会应急救援系统关键装备产业化项目,总投资5.5亿元。“投产的应急救援设备,包括消防车、云梯、城市救障车、高空作业平台等大火、地震灾难时需要的装备,很多没有国产,市场很大,世界排名第二的工程机械制造商特雷克斯,光在这块,就有20多亿美金的收入。”詹纯新充满期待。

全球融资租赁体系项目投入**,高达14亿元。融资租赁,是金融服务业支撑传统制造业的一种模式,是真正国际化的体现。詹纯新认为。

2007年,中联重科融资租赁的收入5亿元,约占公司总收入的7%-8%;2008年收入增长到25亿元,占总收入的17%-18%。2009年,收入将超过50亿元,起码占总收入的20%。

中联重科未来的发展空间将更大,正在着手进行的定向增发一旦完成,按保守估计,所投资的项目都将使得中联重科的业绩翻番。而旗下控股子公司意大利CIFA在渡过了最为困难的金融危机以后,现在已经开始做加法,加上又在中联重科长沙麓谷工业园开设了“厂中厂”的生产模式,比其他国际巨头市场恢复得更快,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会为中联重科提供重要的业绩支撑。

就在定向增发获批之后不久,中联重科再制造中心也顺利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通过长达半年的层层考核与专家论证,继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试点之后,中联重科融资租赁公司再制造中心凭借起步较早并已经形成了初步业务模式和一定产品规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顺利通过审查,与卡特彼勒等7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一道被国家列为工程机械再制造首批试点企业。这个无疑又为中联重科增添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詹纯新表示,中联重科已经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目标直指具有**企业规模的前五,而为了这个产业高度,中联重科用了十年时间来铺垫,用了两年时间准备,中联重科会用心把投资者的钱用在刀刃上的,相信再造一个中联重科指日可待。

首页资讯